電視機、電冰箱、電腦和洗衣機,這些家電大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當它們報廢或者因為更新換代被淘汰后,大多被當作廢品交給了回收家電的小商小販。如果把家電產品的流轉當作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那么這最后一棒,卻無法對接成為完整的閉環。
制造商只管生產家電,渠道商只管銷售家電,消費者從渠道商那里購買制造商生產的產品,但是,當產品需要報廢時消費者該找誰呢?大多數人會去找騎電動平板車的小商小販。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在家電產品完整的生命周期中,前后境遇冰火兩重天,其行業力量也相差懸殊,無法對接成為完整的閉環。
繼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頒布實施之后,日前,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印發了 《關于組織開展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同時,記者獲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資源化利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也在編制中,相關政策正在逐步畫出廢舊電子電器產品回收利用的閉環。
多部委協同形成立體政策支撐
成為正規處理企業救命稻草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實施后,財政部與環境保護部分別于2012年7月和2013年2月分兩批公布了納入基金補貼范圍的處理企業名單,共計64家。同時,“四機一腦”(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冰箱、電腦)成為首批被納入基金補貼的產品。今年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六部委印發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2014年版),將品類擴大至14類,其中新增家電品類有吸油煙機、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等家用電器及手機、復印機等電子類產品。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電器循環技術研究所主任田暉則表示,基金制度是生產者承擔經濟責任的表現形式,基 金制度的實施對整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行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目前已經有106家有資質從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的企業,他們的處理技術、處理規模、管理水平都不斷上升,回收了大量鐵、銅、鋁等資源,并減少了大量有害氣體和有害物質排放。
但該研究院調研發現,在目前回收處理的產品中,電視機品類是完成最好的,占整體回收產品的80%—90%,其他產品則存在很大差距。田暉解釋說,不同產品的材料價值、環境屬性、回收渠道等有很大差異,以單一的基金模式,可能對某些產品的回收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而對某些產品推動力度不夠。反觀國外,不是以生產者交多少錢來履行責任,而是履行社會責任,即由生產者自己承擔,或者委托第三方承擔,通過市場化運作,降低企業回收成本,最終從回收效果來檢驗生產者是否真正履行了責任。據了解,這也正是開展此次試點工作的重要原因。
從工信部對于《通知》的解讀可以發現,今后,生產企業對于廢舊家電的責任,不再是交錢了事。本次試點的總體思路是以生產者為主體,生產者在電器電子產品生態設計、綠色生產、回收、再制造和資源化利用等環節具有主導的作用。鼓勵生產企業直接主導或與專業從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的企業或機構合作開展回收、處理與再利用,鼓勵行業組織參與運營,推動生產企業逆向物流體系建設。
試點工作的總體目標是用3年時間,樹立一批生產者責任延伸標桿企業,培育一批包括行業組織在內的第三方機構,扶持若干技術、檢測認證及信息服務等支撐機構,形成適合不同電器電子產品特點的生產者責任延伸模式。在總結試點單位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綜合管理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和服務評價體系。
環保部:修訂固廢污染防治法
環境保護部固體廢棄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副主任胡華龍介紹說,目前我國關于電子廢物處理管理政策法規最高的有三部:《清潔生產促進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循環經濟促進法》。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是《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但其中主要是對于環保部門的要求,而對產廢單位的要求非常少,從而導致目前固體廢物管理的難度非常大,同時其對很多固體廢物也沒有作出規定,而我國的基金補貼又實行的是目錄制,因此亟需完善。目前,環保部正在積極推進該法的修訂。
工信部:編織利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綜合利用處處長王文遠告訴記者,工信部正在編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資源化利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預計年底或明年初發布,該計劃的目標是,通過3到5年的規劃,將重點解決廢棄電子產品資源再利用薄弱的問題,“過去政府和企業在廢棄電子電器上的措施主要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但是在資源化利用方面一直比較薄弱。本次試點工作強調環保和資源再利用并重,解決我國資源與環境的瓶頸問題。”他說。
商務部:試點新型回收體系
“回收行業近些年來‘小、散、差’的特點制約了回收行業的快速發展,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從2006年開始,商務部開展了以回收站點分揀中心和第三方市場建設為核心的三位一體的試點城市回收體系建設。”商務部流通發展司杜博介紹說,去年年底,由商務部牽頭編制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中長期規劃(2015-2020》,對各地提出了要求,其中電子廢棄物回收體系的發展建設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同時商務部通過指導試點城市制定實施方案,組織評估驗收和指導,推動了試點城市向網點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和回收方式多元的方向發展,目前試點城市數量已經達到90個。
據介紹,從2009年開始至今,中央財政投入了33.5億元,在75個城市新建和改造了分揀中心和集散市場及22個回收利用基地。商務部則對重點省市開展了績效評估試點,并委托第三方進行了抽查。
下一步,商務部將推動相關標準的建設,通過標準完善廢棄電器電子回收的管理制度。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再生產品的分類、分揀加工作業規程,回收污染控制技術,再生產品質量等標準的制定工作方面,希望與相關部門加強對接。
同時,在網絡時代,推動探索銷售新商品、回收廢棄商品正向逆向相結合的合作方式,建立商品售新收舊機制,打造綠色產業鏈。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包括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管理等手段,實現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融合,鼓勵市場回收;推動建立一些智能回收、自動回收機、循環超市等新興的回收模式。
數據
年拆解能力已超1.33億臺
前不久,由中國家電研究院發布的《2014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和配套政策全面實施的推動下,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不論在管理制度方面,還是在資源回收利用、節能減排、污染預防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根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測算,2014年,我國處理企業共回收鐵14.6萬噸、銅3.06萬噸、鋁0.62萬噸、塑料23.22萬噸。2014年,獲得資質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拆解處理首批目錄產品達到7000萬臺左右,總處理重量達到150萬噸。
同時,《白皮書》顯示,截止到2014年底,進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名單的處理企業共計106家,在中國全面鋪開,年拆解能力超過1.33億臺。
規范拆解處理減少了對環境的危害。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測算數據顯示,2014年,廢冰箱累計拆解處理110萬臺。以200升冰箱制冷劑平均重量160克計算,可理論減少175噸電冰箱制冷劑排放,相當于減少近150萬噸CO2的排放量,比2013年提高超過50%。廢空調拆解處理1.3萬臺,可以理論減少13噸房間空調器制冷劑排放。
同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同時促進跨行業協同和回收模式創新的進程。
目前,社區回收模式、生產者逆向物流回收模式、互聯網回收模式等各種創新回收模式不斷涌現出來,引領著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現狀
家庭廢舊家電處理難
“5元錢就想回收我的洗衣機,我還不如扔到樓下聽個響呢。”北京消費者劉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僅實施了兩年,但是隨意處理廢舊電器會對環境產生污染的觀念還是影響了他,因此他不打算把舊家電賣給小商販,但是政策結束后,舊家電如何處理又讓他很頭疼。為了合理地處理家里的舊洗衣機,他特意咨詢了正規的回收企業,結果過低的收舊價格又讓他不甘心。
與電視、空調等大家電相比,小家電的回收就更讓人無奈。“一臺豆漿機加上一大堆廢報紙、破瓶子,一共才賣了5元錢。一臺微波爐也只賣5元錢,現在小家電真可以算破爛了。”說起前不久家里處理的兩件小家電,北京消費者李大媽這樣感嘆。
家電回收處理業資深專家董飛指出,目前廢舊電器小商販回收后經過多個環節才會送達拆解處理企業,這也是回收成本高而回收價格低的原因之一,而且小商販回收還存在著環境污染及安全隱患問題。《電器》雜志社進行的一次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情況調查結果顯示,不少消費者認為廢舊家電都是“雞肋”。對于家里準備淘汰的電視機、洗衣機、冰箱和空調等大家電,66.73%的受訪者愿意將廢舊家電賣給小商販。對于尚能使用的舊家電,多數消費者希望其能夠再利用。調查中,只有11.19%的受訪者表示會直接扔掉這些廢舊家電。但對于微波爐、電飯煲等小家電,46.85%的人選擇直接扔掉,還有31.47%的人會暫時將其留在家里。
同時,調查結果還顯示,對于廢舊家電,只有約10%的人想把它們交給正規回收處理公司。但在記者的調查過程中,消費者普遍表示,不知道如何找到正規的回收企業。“家電可以以舊換新的時候,只要買了新家電,企業就會同時拉走舊家電,但是現在只有家門口收廢品的小販是可以隨叫隨到的。”消費者劉女士這樣對記者表示。調查結果也顯示,知道如何找到正規回收處理企業或回收網點的受訪者只占受訪總人數的18.88%,另外,有70.63%的人認為目前正規回收處理企業的回收途徑太少。
正規企業原料回收難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所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手機、計算機、彩電等主要電子產品年產量超過20億臺,每年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超過2億臺,重量超過5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廢棄大國。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電器循環技術研究所主任田暉介紹說,在立法和政策的雙重推動下,2011年我國廢棄電子電器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規模化、有合理布局、覆蓋面廣、擁有運輸工具以及信息統計系統的回收企業在數量、規模上都實現了大幅增加。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1125家中標家電以舊換新回收企業,一個多元化的廢舊家電回收網絡正在建立。但是,處理企業95.66%以上的原料來自家電以舊換新,少部分來自于大宗企業、個體回收以及自建渠道等,處理企業極大程度地依賴于國家政策。
青島新天地生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當時拿到以舊換新家電拆解牌照的企業,不但廢舊家電回收價格低,貨源有保證,塑料、鋁銅等價格又高,所以企業還是盈利的。
但是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剛結束不久,不少企業家電拆解線便處于停工狀態。商務部流通發展司現代流通發展處處長尹虹表示,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結束后,由于我國的基金補貼政策實行的是對拆解企業的補貼,正規的回收體系難以維系,因此廢舊家電的回收又回到了政策實施之前的狀態。
據了解,在2011年,廢舊家電處理正規軍——華新綠源累計拆解310多萬臺廢舊家電,超過8萬噸。可在以舊換新政策結束后,2012年的回收拆解數量,不到2011年同期的1/6。同時,董飛告訴記者,如果沒有補貼,廢舊家電,不論大小,都是拆一臺賠一臺。
2012年下半年,《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實施以后,入圍的企業可以享受補貼,其中電視機85元/臺、電冰箱80元/臺、洗衣機35元/臺、房間空調器35元/臺、微型計算機85元/臺。資金來源是國家向家電生產企業收取的處理基金,而拆解企業由此可以保證微利。
觀點
政府主導集團作戰
廢舊家電被譽為城市礦山,看好礦山的開采價值,多年來,有不少企業投身其間,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5年前,海爾與另一家企業合資成立了青島新天地生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廢舊家電拆解處理中心,并在青島等地區成立了社區廢舊家電回收站;2011年,松下在華投資的首家家電回收處理工廠在杭州正式成立。中外企業都希望能夠在這一巨量的隱形財富中掘金。
同時,不少拆解企業也紛紛試水新型回收模式。格林美、名圖、香蕉皮網站等均取得了成功的經驗。
但是,至今,消費者如何能夠方便放心地處理家中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企業又如何能夠順暢地回收到充足的原材料,一直是困擾各方的難題。
究其原因,這些積極有益的嘗試,大多都是企業的單打獨斗,而在回收體系尚欠完善,相關政策及制度有待補缺的大環境下,企業的努力對于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的正規化建設可謂杯水車薪。敢于試水這一領域的企業運營也往往舉步維艱。
記者了解到,本次試點的目的就是通過試點拿到數據、了解問題、掃清障礙,達到所有產品都能得到回收再利用的目標。對列入此次試點的企業,不僅有可能享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政策,對試點方案中提出的項目,符合國家技術改造等資金支持范圍的也將予以優先支持。
由政府牽頭搞試點,能夠讓回收和處理企業聯合起來,在資源、技術等各方面實現共享或相互學習。同時,通過政府部門的引導和扶持,或將能夠把分散的回收渠道集中起來,能夠在生產過程中將產品標準化,為拆解和再資源化掃清障礙,這也只有將產品放在全生命周期中通盤考慮才能實現。
這次試點可以看做廢舊電子電器產品回收處理集團作戰之前的演習。期待更加完整的回收處理政策出臺,希望廢舊家電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財富。(文/中國消費者報)